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修仙生活不可能那么正经最新章节列表 » 第212章 像风一样 (2/3)

第212章 像风一样 (2/3)

文/西永
样丢了面子。

堂堂化神,焉能被一个元婴逼退?

于是,他手一番,就从储物戒指里面拿了面镜子出来。右手举镜,左手搭在右肘,身子一侧,双手的灵力就要往镜中注入。预计,吕林兰飞过来之时,正是镜子大放光明之时。

但是,意外又发生了,那面镜子脱手了。

由于没有重力,镜子脱手之后,倒没有直接往下掉。而是在空中悬停加翻转。

空中的镜子,并没什么速度。但那,并不等于好拿。这就像飞蛾,速度也不快,但却不好抓一样。

其实,如果此时没有打斗,相信不到半秒,这个化神就能再次抓到镜子。但可惜有打斗。吕林兰飞过来的时间,也小于半秒。

——

为什么镜子会脱手呢?只需要想一想,平时,人们拿东西,是怎样的姿势,就知道了。

很小的东西,如七号电池,直接抓在手里,没事。东西大了,就不一样了。

比如碗,再比如盆,平时单手可执。但如果画个受力分析的话,就不难知道,那碗,和那盆,自身的重力,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无重力,相当于真空,仍然有原来的姿势去拿碗、拿盆,必然是要脱手的。

那面镜子,不使用的时候,倒也小巧,可以直接抓在手里。要使用,一下就放大了。

多大呢?比盆小,比碗大。

这个化神,以平时惯手的姿势,像拿碗、拿盆那样,去拿那面镜子,由于少了重力,镜子一下子就脱手了。

修为高了,这种近身战,也是能够笼罩一定范围的。就像前面贯清峰那个元婴剑修,长剑离吕林兰还远,但剑气却能袭到。

吕林兰用的是铁尺。剑,有剑气。铁尺,就不能说是铁气或者尺气了,只能说罡气。

罡气,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冲击波。

——

这不是见招拆招,而是双方都在抢先手。

先发制人,出自《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后发制人,出自:《荀子?议兵》:“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从时间上看,后发制人更早。但这并不是说,后发制人就是正确的。

任何规律或真理,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先发还是后发,也是。总体去看,凡偏向战略性质的,后发较优;凡偏向实战的,先发较优。

太极拳的后发制人,则是个特例。没炼出内功的人,就算用上太极拳,也是不能后发制人的。

现在的王家两化神并不会太极拳。吕林兰倒是会一点,但并不规范。吕林兰会的那点重意不重形的太极拳,用来辅助修炼,效果杠杠的;但用于实战,效果并不咋样。也就是说,吕林兰并不能做到后发制人。

插一句,东方以巧的采茶太极拳,威力精人,具有超强的实战价值。但实际上,东方以巧那种拳,变形非常严重。正规的太极拳,到吕林兰这儿,本来就没剩下多少精髓,东方以巧再一变,严格地说,已经不能冠以太拳二字了。所以,到最近,东方以巧真正能够将拳法用于实战的时候,拳法更名为七伤拳。

当然,东方以巧的七伤拳,并不是倚天里面的七伤拳。

——

抢先手,等于是不管对方是怎样的情况,第一时间,就发出猛烈的进攻。

其目的,自然是希望以强攻压制对方,让对方处于防御状态。那样一来,就可以连攻多招。

关于打斗,经常会有这样的描写。说是一方抢攻,另一方以逸待劳,最后,以逸待劳者胜。那种描写,错误明显。防守方,能够比进攻方少出力吗?

所以,具体打斗中的先后,跟围棋里面的先后一样,占据先手的进攻方,才是真正的以逸待劳的一方。至少,连攻百招无效无所谓,而连防百招之中,只要有一招失效了,后果就十分严重。

——

王家两化神这边,一人御剑,一人放法术。作出这样的选择,他俩并没有商量。就像本能一样,他们就这样做了。

实际上,真相并不是这样。他们是商量过的。并且,他们商量的时间还很早。早在百多年前,他们就商量了。

同一家族的人,打斗的时候,总是逸不了配合。配合得不好,下来之后,就总结经验。多次总结经验之后,最优的选择,也就出来了。就是现在这样的,一人御剑,一人放法术。

——

吕林兰的动作,则是自己思考的结果。

吕林兰不可能事先知道王家两化神到底是御器还是放法术。但不管对方是怎样的选择,吕林兰都是这样的动作:飞身抢攻。

——

双方距离不到五丈。

吕林飞身体下沉,然后借力,再往前飞,是花了点时间的。

同一时间,王家两化神所做的,便是一人御剑,一人放法术。

御剑,首先要把剑招出来。修士不是侠士,并没有把剑提在手上的习惯。

剑招出来之后,要打手诀。

手诀部分,用吕林兰总结的那套天道语言去讲,相对容易。

首先是勾通,相当于告诉飞剑,你现在受我的控制。然后是控制飞剑飞出,这部分需要告诉飞剑方向和速度。因为处于打斗之中,自然会选择最大速度,故而速度的手诀相对简单。但最大速度,除了飞剑自身,还取决于操控者的灵力注入。灵力注入少了,飞不了高速。灵力注入多了,却又影响起动时间。

另一个施放法术的化神,就忽

(快捷键 ←) 上一页:第211章 不太好(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213章 就这么回事(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