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都市小说 » 戎州往事最新章节列表 » 第167章 兰菊不同时 飞蛾逐光 (1/1)

第167章 兰菊不同时 飞蛾逐光 (1/1)

文/山茅
戎州往事 | 本章字数:224.94万字 | | 戎州往事txt下载 | 戎州往事手机阅读

第三十三章:兰菊不同时

六、飞蛾逐光

冬天,还不到晚上八点,外面已尽,寒夜如漆,冷气袭人

一出吴能家院门,李轼就打一个寒战,一滴雨刚巧落在脖子里,不由得把脖子缩一下他出自家家门时,天上还没有飘雨,在吴能家时,才看到天井中的亮光下有雨丝在飞舞雨虽然很小,已经下了好一阵,瓦面上存不住雨,屋檐开始滴水

“你等一下,我去跟你拿把伞”

“不用,这点小雨”

吴能陪李轼走出院门,小巷里路灯稀少,就两三盏灯,行人少,除他们外,没有旁人吴能一边走一边对李轼说:

“李轼,你别介意,我爸不是针对你的他们这些当领导的,习惯了,回到家还是一付当官的架势”

“我晓得,他是想把你说服下乡那你咋想的?”

“都一年过去,我当然不会去了中间有一段时间我很犹豫,我爸让三舅来劝我,想让我下乡”

“就是在那鸡窝煤的那一位?”

“就是他,我爸以为三舅能劝动我哪晓得,我三舅让我不要信我爸说的他说你爸这些当官的,都不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或者虽然晓得,还是要按着上头的调调说农村的经济恼火得很,这西南的农村,除了川西坝子平点,其他地方的田土都巴掌大点生产水平低下得很,耕田种地跟一两千年前的人拉牛耕没啥大区别,一亩地就打那点粮食你们下乡,说白了就是从农民碗里舀饭吃,你想人家能欢迎你们去吗?”

“我觉得你三舅说得没错杨建国队上的农民跟他说过同样的话”

“我三舅还说,你们去了也是抡锄头,就能改变农村?鬼才相信至于说到受教育一层,你有同学下乡,一问就晓得了如果你是为了下乡后能够调回城,你倒可以去,你爸是一个干部,应该有办法调你出来如果是你自己的选择,那还得你自己拿主意,免得以后怪别人”

吴能说他三舅一席话,坚定了他的想法他就是要赌一把,看看自己的选择究竟对还是不对

听吴能这一说,李轼点点头他想吴能三舅说的是实话,不是那种冠冕堂皇的话

他们已经走到巷子口,到了大街

大街上的行人也不多了,都在急匆匆地往家赶,都想减少在外面停留的时间雨并不大,李轼走在路中间,一些没有带雨具的人们,怕飘湿头发,挤在屋檐下行走原来一家接一家的商铺开门时,不用路灯,大街也是灯火辉煌的现在一半多以上的商铺已经关门,原本可以辉映店门前的灯光,也随着店铺关门而熄灭冬天,店铺关门早,大街比原来暗了很多,剩下的灯光投在在湿润的路面上,映出长长的光柱影子

一年多前,也是这种季节,他们都选择了不下乡,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的一年会有啥变化,像这夜晚一样,看不透,也看不到多少亮光李轼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再让他选择一次,他仍会选择不下乡吴能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的情况与李轼不一样,像他三舅说的,他如果下乡了,他爸是有能力让他回城的虽然这样,吴能也认定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已经有各种小道消息在坊间流传,今年就要从农村招工了他想起了武兴华,武兴华下乡后就没有回来过,听方二讲在农村表现得很好他希望她能早日调回

天上还飘着小雨,细雨如芒针,飘在空中,眼睛都看不见但裸露在外面的皮肤能感受到,断断续续的、冷嗖嗖的很远的地方间隔着路灯,在那高高的、昏暗的灯光下,能看到那细细的雨丝交织的那些趋光的飞蛾围着灯光,伴着雨丝在飞舞,不晓得是为了追逐光明还是为了取暖如果是烛光的话,它们早就化成了一缕轻烟

在小巷中不觉得,到了大街就感到有风了,雨丝开始斜着飘李轼对吴能说:“回去,看样子雨要下大”

在屋内,吴敏慎对严青萍说:“这个小李太固执,太偏激你看他多会瞎扯,从名字扯到当年的大炼钢铁,又扯到现在的上山下乡运动,绕着弯子批评我,哼,以为我听不出来他们这些人总在一起,相互都有一些影响我看,吴能有些受他影响”

严青萍不以为然地摇摇头:“不可能,我们家吴能还比人家小李大几岁再说小李才是一个初中生,我们家吴能是一个高中生,咋可能受他影响吴能从小就是有自己主意的人”

“嗨,你是不晓得,现在的一些学生,经过文化大革命后,比我们年青那会儿厉害多了,看问题不简单就拿吴能来说,读书那会儿多听我们的,现在有事都不一定跟我们打招呼”

“敏慎,你这就怪了让你操心你有说头,儿子大了,有主意了,不让你操心,你也有说头”

冷气从天井往厅里灌,吴敏慎不禁打了一个喷嚏严青萍递一件衣服给他,说:“好啦,不想那些下雨了,天冷加一件衣服”

吴敏慎没有接衣服,还在继续他的想法:“这个年头,有时有主意未必是好事啊”

说完,他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严青萍没有再接他的话,只是把衣服轻轻披在他肩上

(快捷键 ←) 上一章:第166章 兰菊不同时 一厢情愿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