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在俄罗斯帝国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底特律的沦陷 (2/2)

第二百一十一章 底特律的沦陷 (2/2)

文/轻语狂客作品集
重生在俄罗斯帝国 | 本章字数:571.19万字 | | 重生在俄罗斯帝国txt下载 | 重生在俄罗斯帝国手机阅读
人送回去,但是那些粮食也只不过能够多维持半个月的时间而已,否则三个月的时间都支撑不下来。

明白不能光指望千万加拿大这三万士兵的猛虎酋长开始全面备战,已经多达八十万人口的猛虎部落足足招募二十万精锐士兵。

法兰西和美国面对的压力瞬间增加一倍,每日都有猛虎部落的战士悍不畏死的冲击他们的阵地,生活在路易斯安娜的法国人已经大部分都退到美国。

对于这些灾民美国并没有拒绝,毕竟接下来想要抵抗这些印第安人还需要法国将士的帮助,虽然法国士兵不是很多,但也有大几千人。

此时的美国可以说是节节败退,法国?法国此时已经成为辅助,他们的最高将领都被杀死,现在的法国士兵可以说是由美国将军率领。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突然得到三万印第安人袭击密歇根州的消息,不仅如此,这三万印第安人还联合美国本地的印第安部落攻陷半岛上除去底特律的其余城市。

这时候的三万印第安人已经成为五万,虽然其中有一万多老弱妇孺,但是成年战士也已经达到四万,也就是说此时前来的猛虎部落士兵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一万。

幸好他们已经分兵攻打芝加哥,否则对于英美边境上的诺尔布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五千面对一万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时候底特律还没有投降,不过距离投降也相差不远,底特律的官员曾向诺尔布求援,但是因为商讨不成功因此不欢而散。

美国东海沿岸才是美国的真正核心,至于其他的地方并不是特别重要,哪怕是此时的底特律同样如此,诺尔布的条件是购买底特律。

这样毫无诚心的条件底特律政府自然不可能答应,其实从一开始联合王国就没有准备打美国的注意,毕竟这里距离伊凡的任何一块领土,和看重的领土都没有丝毫的联系。

买下这里对于联合王国来说没有丝毫的好处,诺尔布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条件很简单,就是不想出兵,或者说他认为没有必要。

底特律沦陷已经是注定,诺尔布不能因为一个必定陷落的城市而自找麻烦,因为之前印第安人已经派人过来谈判。

看在同为印第安人的份上(诺尔布是蒙古人,稍微打扮一下看不出什么),猛虎部落可以在攻打底特律之后停止往北,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插手。

不仅仅是他们不插手,连同身后的加拿大政府也不能插手,经过多伦多市政府的洽谈,最终诺尔布代表多伦多市政府和地区内的印第安人同意他的条件。

其实如果有可能,伊凡也不想坐视底特律或者说美国沦陷,毕竟那里有他大量的基业,无论是伯爵公司还是铁道公司都在那里。

没有人知道诺尔布和对方谈判的时候把这两条也算在其中,这也知道在美国各个城市都遭遇沦陷的时候,伯爵集团和北美铁道公司没有遭到破坏。

伯爵公司纯粹是条件的要求,而铁道公司是一开始猛虎部落就没有准备破坏的几个重点项目之一,因为他们也明白火车的重要性。

苦哈哈如此多年,印第安人也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不想摒弃祖先的荣耀,但是时代不同,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说起来猛虎部落的酋长还是一个改革先驱者,如果他能够真正的占据路易斯安那,并且成立王国,那么也许几百年之后他也是伟大人物之一。

底特律于1799年四月末沦陷,而这一日诺尔布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印第安人在底特律进行劫掠,幸好这里的领军者时普鲁士人,否则一场屠杀在所难免。

诺尔布并没有怜惜,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欧洲人从印第安人的手中掠夺走的,有今日也是他们的报应,诺尔布只是感觉有些不舒服而已,毕竟从一开始他都是一位看客。

如同当初承诺的那样,伯爵集团在底特律的产业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伯爵集团底特律的各个公司也在底特律发放粮食送给那些失去一切的美国公民们。

印第安人并没有屠杀、并没有女干淫,他们唯一做的就是把城市内一切可以带走的都带走,甚至他们都没有占领这个地方,当然士兵、官员和一些青年被他们带走。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日后美国再在这里征兵攻打他们,临走时印第安人很诚意的许诺,只要不是士兵,那么这些青年还有回来的一天。

这样也造成城市内的美国共鸣和猛虎部落并没有太大的仇恨,唯一有的也许就是家园被破的苦恼而已,毕竟她们明白这里的一切都是在对方的痛苦中夺取来的。

伯爵集团在底特律的公司帮助他们的目的也非常简单,扩大本地影响力、避免别人的仇视,毕竟其他人都遭遇劫掠只有伯爵集团的公司没有,这样太容易被群而攻之。

猛虎部落的勇士带着俘虏和财富离开之后,诺尔布悄悄的送往底特律一些优秀的官员,他们将会成为美国公民,同时也是联合王国掌控美国的一个重要力量。

这时候整个密歇根州人才缺乏,在伯爵集团的扶持下,他们成为这里的市长、州长、议员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二百一十章 刺杀 10:01(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