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最新章节列表 » 六百六十六章 战后(中) (3/3)

六百六十六章 战后(中) (3/3)

文/午后方晴
沟连两广大部分地区,北连赣水,直抵长江,只要将两条山道拓展,即可以使这两路相连。循虔道此战过后,虔州盐政通商法再无阻拦了,大量广盐进入江南西路,也会带动商业发展。循虔道直通,建龙道那边没有私盐,再生是非也失去了意义,同样会顺利畅通。一旦修筑,用钱帛并不多,意义却很重大,不但是盐,商业也将贯通,因此,资忠你与元运使派人查看一下,现在就可以着手兴修,再计算一下,得花多少钱帛,我替你们向朝廷讨要去。”

“再者,各州县道路的通达,你们也要派官吏勘探,这段时间我本人就呆在广南东路,各州巡视,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

“巡视广南东路所有州?”周吭惊讶地问。

“嗯,不但所有州我要去看一看,做一个了解。最后连同四十几个县城我也要尽量逐一看一看,想要吏治有政绩,不做了解,闭门造车是办不到的。我不是夫子,一本易经便知天下事。”

三个人皆哑然失笑。

“季贞,你也别乐,广南西路问题更多,现在暂时不想动它,又有余靖坐镇,暂时会平安无事。你正好陪我一道,咱们一道积累一些经验。再来着手广南西路事宜。”

周沆脸立即皱得象苦瓜。说起来简单,若是将所有州县巡视一遭,会很辛苦的。有的地方还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场,小法场。

郑朗继续说道:“道路规划大约就是这样,我再来说水利。说水利必须说水势,如在太平州,从古代开始,长江向北推移,因此我去太平州时将港口设在芜湖,而非州城。广南东路水势变化最大的便是郁水三角洲,几个支流水量庞大,虽说江水多数时间清澈,泥沙量少。然而上游地区时间山洪暴发,在台风盛行的时候,也会带有一些泥沙自西向东而下。这些泥沙到了三角洲后,随着地势平坦,水流速度也逐步下降。一旦河水流速下降,泥沙便容易沉淀。我在来的时候,还刻意注意了郁水两岸这种沉淀的演化。”

田瑜与周沆听后先是惊讶,然后是惭愧,郑朗顺郁水到广州,再从广州进入龙川,到达循虔道,自己同样一路而来的,却根本就没有注意。

他们也想错了,现在对地质学根本就没有人注意,有人记录了地形的变化,但没有形成规模xing的学说。

眼界不同,观察的事物也不同。

“这个泥沙带来好处,让三角洲平原地带形成发育,并且每一年在逐步扩大,韩江溪的下流恶溪,再到郁水,到钦州的钦江,皆形成一些冲积平原,淤积大量肥沃土地,随着上游百姓的耕种,对环境的破坏,泥沙流失量越大,平原扩张的速度越快。可是也有许多弊端,因为一个个冲积平原扩张,导致河道经常更改变迁,各个三角洲平原经常遭到洪水的袭击。”

“是啊,是啊,”元绦连连点头,又说道:“原来是这个道理,郑相公,你不说,我真想不到。”

说完后,又在心中想,是不是要弄一本郑朗写的格物学过来看一看。接着又想到,不对啊,儒家各个学说中并没有写过这样的学问。

郑朗压了压手,说道:“元运使,莫急,听我将话说完,但是百姓不懂,他们只知道追逐肥沃的土地,这些冲积平原土地十分肥沃,于是依河而耕而作,甚至海边也因为土壤肥沃,也有许多百姓前来耕种。百姓越多,水灾危害越大,特别是海边。两广水利皆很落后,海边许多地区都没有筑海堤。一旦有大型台风吹来,又再次形成灾害。一路南下时,我通过各种情报,又绘制了一幅地图,对广南东种进行一些水利规划。”

“图呢?”元绦惊喜地问。

若说水利,郑朗对水利的jing通,无人能及。这张地图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宝贝。

郑朗从后面又拿出一张厚厚的卷轴,没有打开,又在揉脑袋,叹息道:“如今有一个问题,钱哪。”(www.520dus.com 520读书网。。)

69shu-->

(快捷键 ←) 上一页:六百六十五章 战后(上)(3/3)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