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神话传说最新章节列表 » 【黄大仙 张天师】 (1/1)

【黄大仙 张天师】 (1/1)

文/五色神光
神话传说 | 本章字数:1587.04万字 | | 神话传说txt下载 | 神话传说手机阅读

晋代道士黄初平(黄大仙),是道教著名的神仙,浙江金华人。十五岁的时候,家里让他去牧羊。

有道士见他本性纯善,为人良谨,便带他到金华山石室中,修学道法,得成神仙。

黄初平入山学道后,很快便过了四十多年。他的哥哥黄初起,入山寻找初平,历年也找不著。

后在市中遇见一个善卜的道士,道士告诉初起,黄初平的所在,并带他入金华山中找到了黄初平。

黄初平当其兄长的面,叱无数白石皆变为数万头羊。黄初起见其弟已得如此神通,心生慕道之心,便弃妻子,留就初平,修学道法。

共服松脂茯苓,至五千日,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

后来兄弟二人一起返还乡里,看见各位亲友基本上都已经死亡了,于是又回金华山去。

临回去时,以方授南伯逢,易姓为赤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

其后传服此药而得仙者,有数十人。金华北山曾在晋代建有赤松观,规模宏伟,

“为江南道观之冠”。旧时东南地区普遍信仰,随著华侨的外出谋生,黄大仙信仰逐渐传至海外。

现今以香港的黄大仙庙尤为著名,终年进香朝拜者甚众。祖天师张道陵,初名陵后名道陵,字辅汉,张良(子房)八世孙,后汉沛国丰县人。

本来是太学书生,生性好学,博采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时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

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故称张道陵为祖天师。

张道陵先退隐北邙山修道,后得皇帝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每泛池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赴,人皆莫测其灵异也。

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行之有验。闻蜀民朴素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修道。

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三年丹成,未敢服饵,谓弟子曰,神丹已成,然未有大功于世,须为国家除害兴利,以济民庶,然后服丹即轻举,臣事三境,庶无愧焉。

老君寻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见五脏,外集外神。

六天妖魔,尽被降伏。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蒙其害,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后,张道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戳。

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册封正一天师。永寿二年九月九日至云台治,以余丹,及印,剑,都功符籙,授子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都功,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宗亲子孙不得传。”是日同弟子王长,赵升,于云台山上与夫人雍氏白日飞升。

是为道教第一代天师,而为道教正一教祖。

(快捷键 ←) 上一章:【雷部五元帅】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