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南宋锦年最新章节列表 » 第四十五节枝上莲舞 (2/2)

第四十五节枝上莲舞 (2/2)

文/回心院
南宋锦年 | 本章字数:185.06万字 | | 南宋锦年txt下载 | 南宋锦年手机阅读
>而不同的声音高低之间的转换,只有十分熟稔个中技巧的人,方才能做到不着痕迹。

说话之间,紫鸳已经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轻轻挟住竹叶,凑在唇间,调好了位置与力度。

忽然一声幽幽的清音传了过来,伴着微风拂动竹林的沙沙声响,伴随着芦苇随风摆动的簌簌轻声,伴随着看不见的草丛之间、苇叶之中啾啾的虫鸣,响了起来。

竹叶这般轻薄的叶子,在紫鸳吹来,声音既不显得过分高亢,也不显得尖锐。

相反,却是十分清越,闻之动人心魄。

我一开始尚且有着顾虑,如何在这宫中的一隅起舞。

然而乐声响起,刹那间,这竹林,这芦苇,这萤光,都与软红十丈的皇宫没有了干系。仿佛此处便是旷野,是自然造化的天然之地。

我的心神也都完完全全融进了这份天然,脚步轻移,双臂缓举。

我所学过的舞蹈,大都来自于三姨娘的教授。

三姨娘也就是四妹妹回雁的母亲,而二姨娘是三妹妹婉鹛的母亲,两位姨娘嫁给父亲之前,本也都是好人家的女孩儿,被卖到了同一处勾栏【注】里学艺。

一日里那勾栏起火,将教习【注】的财产家当烧了个精光,鸨儿无奈,便将手下剩余的女孩儿们贱卖。

那一日恰逢爹爹陪同娘到庙里进香祈福,娘见两个小女孩儿被一个麤夯之人看中,哭得可怜,执意让爹爹赎了她们。

那一年,二姨娘刚刚十六,三姨娘才十二岁。二姨娘学艺初成,已经开始出面唱歌,三姨娘因为年纪小,还在跟着教习学艺。

被赎之后两位姨娘都做了娘的丫鬟,过了两年,娘因为膝下无子,便让爹爹收了二姨娘为侧夫人。后来娘染病身故,故世前叮嘱爹爹,待三姨娘长大后,也将她纳为侧室。

三姨娘与我相错年纪不多,性格儿又活泼,怜我自幼没有了母亲,又感念娘对她的大恩,将我从小照顾得十分细致,又喜欢带着我玩,闲来无事,便教教我跳舞。

三姨娘在勾栏学到的都是基本功夫,真正的舞曲只学了几支,但她身姿轻盈柔软,对舞蹈实在是有天生的喜好与才华。两位姨娘做了娘的丫鬟之后,受到娘的巧心慧思的指点与启发,更编出了几支好听的曲子,创出了几种极美的舞蹈。

此情此景,让我恍惚回到了那些年的晚上,饭罢的时候,二姨娘轻轻浅唱一曲,三姨娘拉着我的手轻踏舞步,姐姐含笑在一边看着,有时轻轻和着抚琴一曲,而三妹妹则坐在一边,拍手嬉笑。

那时候,我跳得最多的,是一首“枝上莲”。

结庐在胜境,玉莲佳绝处。

宛转回廊前,楚腰若束素。

度密穿青枝,燕支一万树。

雪尽春回,何处探梅,不如归去。

竹外一枝,琼苞堆雪,春意如许。

碧皱沿堤,绮霏承宇,柳桥花坞。

问何人解有,素娥玉兰赋。

迎风婆娑舞,与春风作主。

含笑看人间、落花兼飞絮。

二姨娘妙曼的曲子,婉转回环,细细勾勒着枝梢那一朵朵圣洁如雪的玉兰。

孤傲的树梢,一朵玉兰如莲般徐徐绽开。

枝上莲,这名字便由此得来。

而三姨娘则轻声指点,腰肢要如何倾斜,手臂要如何屈身,双手要带着怎样的弧度,方才能形容得尽这枝上莲的风雅与气度。

三姨娘说,鸣鹤,“枝上莲”你已经舞得很好了,可你舞得最好的,还不是这支曲子。似乎……似乎这支曲子的意境,不适合你呢。那一首“青琅玕”,你似乎天生就会一样,几乎没有怎么学就会了。

【注】1勾栏:勾栏,又作勾阑或构栏,是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勾栏女子是以卖艺为生的,区别于青楼女子。

2教习:在勾栏、教坊等机构中,教导对方学艺的,都可以称作教习,教习有男有女,女教习一般称为教习娘子。如“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善才与秋娘都是教习。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四十四节昔日情由(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