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玄幻小说 »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最新章节列表 » 三百一十三章 秦桧的宦海浮沉(二) (2/2)

三百一十三章 秦桧的宦海浮沉(二) (2/2)

文/调理陈豆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本章字数:471.32万字 | |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txt下载 |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手机阅读
侍读了。

朱胜非果然不负众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联手殿中侍御史黄龟年、右司谏刘棐等官员,将江跻、吴表臣、程、张焘、胡世将、刘一止、林待聘、楼炤并等桧党驹落职予祠,让秦桧的“修政局”台省一空?

耗尽秦桧无数心血的“修政局”,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瘫痪了。

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朱胜非妙手连出。很快就把秦桧给死死摁住了,动弹不得。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颐浩自江上还,谋逐桧,有教以引朱胜非为助者。诏以胜非同都督。给事中胡安国言胜非不可用。胜非遂以醴泉观使兼侍读。安国求去,桧三上章留之,不报。

颐浩寻以黄龟年为殿中侍御史,刘棐为右司谏,盖将逐桧。于是江跻、吴表臣、程、张焘、胡世将、刘一止、林待聘、楼炤并落职予祠,台省一空,皆桧党也。?

...

秦桧慌了,他决定抛出他的绝招,也就是他的底牌---南人自南,北人自北。

秦桧对高宗皇帝和其他大臣大声疾呼。假如“朝廷接受他的这个主张,他就有办法劝服女真人,让金国与南宋达成和议,确保南宋的安全。”

什么叫“南人自南,北人自北”

秦桧的说法是。原本是长江以南的人,就一直住在江南算了,别再想着什么回归中原,没你们什么事;原来是北方的人,比如原河东、河北、河南、江淮地区,逃到江南的,统统都要回到北方去。

回到北方自然要接受金国人的治理。当一个标准、合格的奴才。

这样一来,金国就会满意,战争才会平息,宋朝才能稳定,云云。

说起来,这还是秦桧第一次把自己的主张公诸于众。

这些内容公布之后。的确是耸动天下了。

从赵匡胤的年代开始,宋朝从来都不缺乏主和派,但是,象秦桧这般赤裸裸的卖国和投降,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秦桧出名了。他的名声比之前的范宗尹还要响亮。

范宗尹只是搞官场清算,去掉某些人的特权福利而已,而秦桧却是要把已经逃出来的人再送回异族人的虎口里去!

朝廷内外,群情汹涌,恨不得活吞活剥了他。

这个时候,朝廷中只有一个人还保持缄默,他就是高宗皇帝。

对于秦桧的所作所为,他不是没反应,只是在等消息而已。

秦桧为了取得高宗皇帝的信任和支持,用尽了手中所有的政治筹码。

他再一次在皇帝面前写信,然后派人送去金国,送给金国的顶头上司---完颜昌,高宗皇帝要等到回音,看是什么结果才做决定。

...

在皇帝等金国回信的这段时候,吕颐浩又找来一个帮手:参知政事席益。

席益给吕颐浩支了一招,劝吕颐浩尽快除掉了秦桧最为倚重的幕僚长胡安国,让秦桧成了孤家寡人。

这位胡安国字康侯,号青山,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

在南宋初期,武夷先生可是赫赫有名之人。

他早年拜程颢、程颐弟子杨时为师,研究性命之学。入太学时,又从程颐之友朱长文、靳裁,得程学真传。

胡安国的治学理念上承二程,下接谢良佐、杨时、游酢,在理学发展史上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他对于心、理、性等理学范畴的研究虽尚未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但其以心为本、心与理一的思想却对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先生,却在不同的场合盛赞秦桧,为秦桧出谋划策。

学问做得再好,不一定能明辨是非。

胡国安的例子,再一次证明了这句话的价值。

...

信发出去很久了,石沉大海,啥回复也没有。

高宗皇帝和秦桧当然等不到回信,如今的完颜昌正处于金国政治斗争的漩涡当中,屡屡被完颜粘罕欺压,形势非常的不妙,哪来的心情回信。

直到这个时候,赵构才真正对和谈失望了,他龙颜大怒,公开斥责对秦桧道:“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

难道让本皇帝也回北方去当战俘奴才吗?!。

秦桧本人也开始绝望了。

难道上帝要抛弃我了吗?

ps:

谢谢zhuxyhh01大大、0拈香一朵0大大、沐沐格子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快捷键 ←) 上一页:三百一十二章 秦桧的宦海浮沉(一)(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