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科幻小说 » 一半生命最新章节列表 » 第十五章 水族盗天经 (2/2)

第十五章 水族盗天经 (2/2)

文/三棵树人
一半生命 | 本章字数:171.73万字 | | 一半生命txt下载 | 一半生命手机阅读
是读了一篇修行鸿著之后的感觉。身心具爽,念头通达,去除心头的迷雾,使人有种拔云见日的感觉。

读了这两遍之后,经文的主要内容也理解了三成左右,抓住大概的思想脉络。

这篇经文前五百二十一字与《道德经》中《道》篇的作用差不多,是从另一个角度论述天地之理;后面部分论述的是如何把天地之理纳入体内,有很详细的功法。整篇经文很有点像宋明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以万物之理入自心而达到万物一体,通俗的说就是把世间万物的规律道理都纳入自己的心中,从而使自己与世界合为一体,也就是天人合一。只是这篇经文比理学更广博、更深奥,而且给出了具体的修行方法,这点是理学无论无如也比不上的。

天地之理部分与《道德经》中的“道”篇论述的思想有很大区别,这里把天地自然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天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宇宙,而地就是指的是地球。“地之大,不知几万里也;似圆非圆,容天之内,乎之一体”,很明确的指出地球与宇宙的关系。这么明确地点出天与地的关系,描述地球形状的,在我国古文献中是少见的。

类似说法在其他文明古国的典籍之中也是有记载的,并不只是这篇经文中所独有,不过很少这么明确表述出来。

大约在公元前306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继承人托勒密一世开始建造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几代人举国之力,使得图书馆非常庞大,藏书为当时世界之最。于此同时,也云集了当时的大部分学者,使当时的研究中心从雅典转移到了亚历山大里亚。欧几里得、埃拉托斯特尼、赫罗菲拉斯、卡利马楚斯,这些历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都曾经在这里学习和研究过。馆藏书籍绝大多数是东方文献,包括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有没有中国古文献就搞不清楚了。有一位名叫阿利斯塔克的古希腊天文学家,他曾经出任过此图书馆的馆长,在他留下的文件中记录了一个理论:地球自转并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理论比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早了1800年,文件中还说,其实这并不是他自己发现的,而是他从图书馆中的书籍中读到的。

犹太人的经典《卡巴拉》中也提到过,大概意思是:“人类所居住的地方,像球一样旋转着。当其居民有的在下面时,其他的人就在上面。当地球的某一地区是黑夜时,其他地区是白昼。当某一地区人在迎接黎明时,其他地区正笼罩在夜幕之下。”让学者们奇怪的是,《卡巴拉》并不是这一观点的发现者,它也是在转述更古老的文献。

类似的关于地球的说法,苏光光也在其他书籍中读到过,当时非常惊讶于古人的知识,甚至使他一度心存疑惑。因为有大量的古文献,因为战争或者政治的原因,被毁掉了,不复存在。仅存的少量文献,又因为现代物质科学的打压,被归类到神话或者宗教行列。苏光光怀疑的是,是否存在“史前文明”,不然有许多东西解释不清,最常见的就是我国的中医理论。

苏光光把前面天地之理中与其他典籍相同的部分忽略掉,将其中不同和多出来的部分筛选出来仔细研究,其中关于地的论述部分更是他研究的重点。

可惜的是,文中也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详细论述,不知道更详细的内容在哪里,也可能遗失了。从文中的行文方式和内容来看,与《道德经》一样,有许多都只是结论,没有论述的部分,应该是摘抄自其他地方的结论。

苏光光对诸葛智道:“把我画下划线的部分记下来,这些都是结论,论述却没有,注意收集相关的论述。”

诸葛智配合道:“已经记下来了,只是这方面的记录非常难找,只能慢慢查找收集。不过,我有个建议,我们可以去盗墓,那样肯定能找到古代的相关记录。”

(快捷键 ←) 上一页:第十四章 摊上大事了(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