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校园小说 » 核武皇帝最新章节列表 » 第280章 索科特拉岛 (2/3)

第280章 索科特拉岛 (2/3)

文/崔走召
核武皇帝 | 本章字数:943.63万字 | | 核武皇帝txt下载 | 核武皇帝手机阅读
的意识英国不愿意在这里和帝国发生过于激烈的冲突,如果帝国坚持要求南北也门读力,英国是很难阻挡的,而索科特拉岛的归还也是英国无法抵挡的事。

今天的中华帝国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国家,甚至是一个很恐怖的国家,只有中国自己感觉不到。

今天,即使是最保守的英国政客也必须承认中华帝国确实太可恨和可怕了一些,以英国现阶段的实力完全不应该同中国发生正面的冲撞,以中国在反殖民的立场而言,一旦中英冲突彻底失控,大英帝国就将很可能失去印度这枚皇冠上的钻石。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帝国?

这是一个拥有195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帝国,它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矿产资源,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拥有最庞大的工业和农业,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空军,以及即将和英美等同的世界最强的海军。

你以为英国不想保持海军绝对优势吗?

它连美国都压制不了,哪里还有办法压制中国?

在大萧条之后,中国的船舶工业就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的宝座,凭借在亚盟和南美洲的利益,中国不仅军舰制造吨位是世界第一,对外出口军舰总吨位也高居世界第一。

中国中央财政总收入是英国的四倍,海军军费正从英国的75跃居到135,陆军和空军的军费预算分别是英国的3.5倍和3倍。

在伦敦海军会议上,中国海军参谋总长陈季良说过,只要中国愿意,中国的海军军费预算还可以增加一倍,而且对国民经济和中央财政没有任何影响,中国海军在技术上也不存在任何障碍,在造船能力上更没有障碍,如果一定要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掀起海军竞赛,中国根本不怕任何国家,只是没有这个必要而已。

最后那一句“我们目前没有这样需求”是非常关键的话,这比曰本的那种疯狂更让英美担心,也能迫使英美更乐意作出让步。

在索科特拉岛游玩一番后,刘赓云愈发意识到中国很有可能夺取这个岛作为海军和空军基地,比起海军,空军更需要这个基地,以中国特别偏爱的大型巡逻机为基准,周边一千五百公里都将在空军和海军航空队的巡逻范围。

从索科特拉岛回到埃塞俄比亚,刘赓云就迫不及待的给中央军部发电,提议和英国进行谈判,用南索马里同英国交换南也门的读力,并且同南也门进行交涉,不管使用什么方法也要保证得到索科特拉岛的驻军权,并且向这个岛屿移民,迫使这里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自治邦——前提是如果不能买下来的话。

中央军部对此自然是非常感兴趣,立刻就同英国协商,结果英国也非常有兴趣。

英国最有兴趣的不是索马里,而是中国这种表态,这就说明双方的利益冲突还不会变得激烈,只要不变得激烈,只要中国不表态支持印度读力,这就是英国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双方经过几番交涉,最终达成了一个很好的协议,双方通过国际联盟进行交易,中国将南索马里的托管权交给英国,英国将南北索马里合并,而英国承认整个也门王国的读力自由。

随后,中央内阁政斧派出特使同也门王室交涉,此前英国曾经试图从也门购买索科特拉岛,结果遭到了拒绝,可那是因为英国根本就是敲诈勒索而非真正的购买,而中国则开出了一个很高的价码,并且承诺吸收也门王国加入亚盟,受亚盟的保护和扶持。

1937年底12月,中国和也门继续达成协议,中国出资2700万中圆买下索科特拉岛的管治权,而领土权仍然归属也门王国,索科特拉岛的中文名称定为玫瑰岛,在也门王国,该岛的地位属于特别自治邦。

所以说,刘赓云的非洲之行足可写一本很有趣的自传。

在印度洋这篇广袤的大世界里,比刘平秋更有钱的华商倒是很多的,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号称拥有半个马达加斯加的福州商人黄万桥,此人最初是福州造船总厂的一名工程师,自行设计了一种将海鲜加工机械设在渔船上的专利船,称之为海洋捕鱼加工船。

只是这种专利船一直未能很好的推销出去,黄万桥就和亲戚借钱自造了一艘,自己招揽渔民下海捕鱼,十余年间获利颇丰,法国向中国转售了北马达加斯加的所有权后,小有实力的黄荣星在福建商帮的支持下转战印度洋,贷款六百余万中圆购置了二十多艘加工船,一跃成为印度洋上的渔业大王。

一旦有了基础,脱颖而出,钱滚钱,利滚利就容易的多了,而且进入了中央内阁通商部和世界华商总会的视野,正是在中央政斧对印度洋和非洲华商的大力支持下,万达丰海洋渔业公司成为帝国深海利益的桥头堡,一直有远东银行和中国银行在背后鼎力支持,资助其在印度洋扩大深海捕捞范围,并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了南大西洋和太平洋,每年供应海鲜干货三百万吨,生产鱼粉、海鲜粉、鱼胶近百万吨。

从购买第一条加工船到成为今曰的中国深海渔业大王,黄万桥只用了16年的时间,他的万达丰海渔公司的年产量几乎相当于挪威、曰本两个海洋捕捞业大国加起来的总和。

喝水不忘挖井人。

在帝国支持之下发达成功的黄万桥,很大程度上也确实扮演帝国在印度洋华商领袖的角色,帝国利益在东非、南非和印度的一些软开拓也是以黄万桥、刘平秋这些华商为主体,黄万桥在北马达加斯加投入了四百多万圆修

(快捷键 ←) 上一页:第279章 糊涂的胜利(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281章 万达丰(2/3)(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