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武侠小说 » 血战旗最新章节列表 » 第639节 (1/1)

第639节 (1/1)

文/水鬼游魂
血战旗 | 本章字数:289.72万字 | | 血战旗txt下载 | 血战旗手机阅读

不过饭村穣中将绝迹想不到,曾一阳根本就没有打算去炸松原铁路大桥。保护都还来不及,那里舍得去炸?对于曾一阳来说,炸毁哈尔滨铁路大桥是迫不得已。一方面,关东军在松嫩平原上,东西两座大桥,可以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战役布局。而且进攻手段也会多了很多。失去一种一座大桥之后,从南满增援到北满的部队,就不得不多走几百里。而曾一阳也可以通过松原至绥化的铁路来布局,进行节节阻击,而不用担心,从哈尔滨侧翼有日军的增援部队。而单靠水面船只运输部队,补给就非常困难。日本是海军强国不假,但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其水面舰艇数量不足,都是小吨位的舰船。一门75野炮,就能威胁到这些舰艇的安全。加上松花江每年近4个月的冰冻期,船必须得在干船坞上,在能过冬。对关东军来说,更是增加的维护的难度。所以,关东军一直致力于在江边建造堡垒,而不是以水面舰艇封锁的方式来增加防御力度。这也导致了,日军在松花江和黑龙江的进攻能力不足。此时,关东军控制松花江的手段,只不过是小型的巡逻艇巡游,还要担心,那些埋伏在岸边的野炮的偷袭。对于三江的威胁,也是微乎其微。在一年前,满洲腹地,还是关东军毫不担心的区域。甚至连防御的军队都很少设立。关东军大部分兵力,都分布在边境,用来因对苏联红军的威胁。但现在,关东军却是一筹莫展,临时构建防御工事,显然已经来不及。但不构建工事,那么除了主要的铁路沿线,关东军将渐渐的失去其他区域的控制。就像是1纵的先前部队,由于巴彦的沿路沿线并不多。北部的泥河中下游两岸都是湿地。所以,行军两天,除了在林子边上,碰上一些打柴的老百姓之外,还没有遇到一支巡逻的日军。一天行军100里,很大原因,是日军在该地区的兵力空虚,才能让王利发毫无顾忌的使用部队的体力。随着越来越靠近巴彦北部,摆在王利发面前的是,泥河边上的一个镇子,这是最后一道封锁线,按照情报,这个镇子日军有驻军一个中队,还有伪军的一个营。兵力倒是不多,关键是距离绥化实在是太近了。仅仅一河之隔,对岸的就是日军在滨江中部,最重要的重镇绥化,并驻有重兵。尤其,在几个月前,张吉海带领游击纵队的两个团奇袭绥化成功,经历过一次破城的日军,对城防更是注重。加上哈尔滨松花江大桥被炸,让局势紧张了不少,绥化城的日军,已经开启了全城戒严令。此时,摆在王利发面前的是,要么一口气拿下天镇,要么快速越过泥河突袭绥化,将城内的日军和城外的日军联系切断,配合3纵主力,将城外的日军全部歼灭,对绥化围城。眼看日头西下,王利发踌躇着找到了政委马文军。“老马,我的意思,留下一个营,监视天镇的日军。1旅主力乘着夜色迅速通过泥河,这是切断绥化城内和城外联系的最好办法,也能够将绥化一半以上的日军兵力彻底切段退路。这样一来,只要城外的战斗一打响,城内的小鬼子就按捺不住。救援,就要承担这被我军伏击的危险,不救援,对士气是一个巨大的削弱。”王利发的思考是成熟的,也是最符合1旅情况的。作为南路军的先遣部队,他的身后还有两个旅的兵力,分别是1纵的4旅和野司的警卫旅,骑兵团和炮团。沿线的日军小股部队都威胁不到身后的主力,最关键的是,时间紧迫。而且,天镇的战斗一打响,在绥化的日军就会发现。到时候,在城外的日军会迅速的想城墙靠拢,依托城墙边上的工事,和城墙上的火力点,形成交叉火力,固守绥化。那时候,想要进攻绥化,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就像是另一个榆树一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马文军先是没有回答,反而点上了一支香烟,神色有些疲惫,抽了两口,就递到了王利发手中。王利发也不在意,接过来就抽了几口。“老王,我们身后的是野战司令部,一旦出了问题,你我都担负不起这个责任。即使不出问题,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马文军考虑到了根深的层次,这让王利发有些不解。打仗就是打仗,难道还有其他弯弯绕?“什么后果?”“1纵一直是跟着曾总的主力部队,前身是115旅,自从奔赴抗日战场之后,征战南北,老战友们多年不见。但都希望,我们能够照顾好1号首长。大青山战役,那是1号下了死命令,参战的也是警卫团,别人自然不好说话,但这次,在司令部必经之路上留下一个死钉子,我敢说,李漫山要是知道了,第一就要骂娘。”马文军不是为了劝解王利发放弃这个念头,而是讲出了一个事实。在东北,3个纵队,任何一个纵队都可以作为司令部直属部队,担任司令部的正面防御任务。惟独不能出事的是曾一阳,因为这支部队,从建立之初就深深的烙上了他的印记。不仅如此,在山东作战,河北和河南作战的原40军老部队,都是这样一个心思。王利发的这个想法很好,也是符合战场实际的,但人情上说不过去。

(快捷键 ←) 上一章:第638节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