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玄幻小说 » 清宫吉皇贵妃录最新章节列表 » 第五十九章 养心殿勤政 (1/1)

第五十九章 养心殿勤政 (1/1)

文/平江府
清宫吉皇贵妃录 | 本章字数:41.24万字 | | 清宫吉皇贵妃录txt下载 | 清宫吉皇贵妃录手机阅读

养心殿。

春日里,到底辰光长。

申时都快过了,养心殿正殿宽洒的黄琉璃瓦歇山式顶上,日光依旧灿然生辉,直耀得人睁不开眼。

虽说京城的春日常常回寒,但正殿里的地龙也已经停了一个多月有余,便凭着白日里生发的阳气,大殿里已经暖烘烘,无需地龙供暖。

胤禛把自己的天子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御笔“中正仁和”匾,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

此时,他放下朱批御笔,终于疲惫而满足地叹出了一口气。

苏培盛眼巴巴地在边上瞅着,也跟着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打心眼里地想:皇上若是有一天倒下去了,一定是他自己活生生把自己累倒的!

瞧瞧这龙案上的奏折!先朝康熙爷在的时候,只要是他老人家批阅过的奏折,批完了,分发下去,也就罢了。绝不会再收回。

但到了当今皇上手中,发下去的奏折,等待大臣们看完了,他居然还要全部再收回来统一保管,顺便再看看回呈。

这可不得了,等于足足把原先的工作量翻了一倍!

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吗?

苏培盛琢磨着:大抵皇上觉得这样可以防止大臣们誊抄,改写,防止有人做出谋逆之事。

不过,若是有人真的有这个心思,那便任谁也防不胜防。

“收回奏折”这个动作只能减低风险,并不能规避、杜绝风险。

但是苏培盛明白:皇上向来心思缜密又多疑,哪怕是细枝末节之处,只要能减少一分风险,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去做,去防范。

再次,皇上为什么这么累?

因为他批奏折,往往批语比奏折还长。

苏培盛有时候给他敲背的时候,瞄着眼看过去,就觉得皇上恐怕是把批阅奏折当成一种乐趣了。

因为每一份经过他手的奏折,都会被他写上长长的批语,批语比奏折本身还要长,一眼望过去,红通通的一大片,触目惊心。

盛唐玄甲

就这样,一声传一声,很快便送到了御膳房中。

几十名司膳太监们立时出动了。

他们抬着大小四张膳桌,分两批列队而入,浩浩荡荡地,将盖着盖碗、热乎滚烫的御膳从御膳房送进养心殿来。

其实,一道精致的御膳最终能被送上桌,其中包含的并不仅仅是司膳太监的辛劳。

准确地说,从食材源头的挑选、采买、运输、储存、洗、切、处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人、专门的机构来负责。

这样的好处是,如果皇帝和后妃的饮食中出现了任何问题,也有根源可以追溯。

与前明一样,清廷中也设置了不少与膳食有关的机构,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负责领带帝后陵寝祭供所用膳食的机构;第二类是负责陪都盛京的宴饮、祭祀饮食的机构,隶属于盛京内务府;第三类负责、朝廷祭祀、部分朝廷宴会,隶属于户部、礼部、太常寺、光寺。

但以上这三类,不是祭天,便是祭已经逝去的先人。

只有第四类机构,才切切实实解决着皇帝和皇室成员的日常吃饭问题。

这第四类机构便隶属于内务府。

紫禁城中膳房虽多,能有资格专门为皇帝服务的只有两处,一处在景运门外,另一处便是满紫禁城都知道的“养心殿御膳房”。

它其实是个独立的小院落,位于养心殿的正南边,其中设有庖长两人,副庖两人,庖人二十七人,三旗厨役五十七人,夫役三十人等等,合计人数已经超过两百人。更别提另外还有抬水差使太监、坐更太监了。

此刻,太监们手中捧着的膳食便是从这座养心殿御膳房,又叫“大内御膳房”里,流水一般送出来。

胤禛看着御膳一道道摆上桌几,将思绪从政事中拨了出来,瞥眼见殿外,最后一抹残阳照着殿前的金砖地,乌亮乌亮、

这一日的光景便要过去了。

他想到了一事,抬头仔细查问苏培盛道:“朕差遣你去景阳宫办的事,可办好了?”

(快捷键 ←) 上一章:第五十八章 细心如斯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