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恐怖小说 » 棺山夜行最新章节列表 » 第61章:异状干尸 (3/3)

第61章:异状干尸 (3/3)

文/92灵魂
棺山夜行 | 本章字数:674.61万字 | | 棺山夜行txt下载 | 棺山夜行手机阅读
队西征西夏时,路经鄂尔多斯草原的包尔陶勒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的美景,十分陶醉,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随从要拾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大汗有感而发,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左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成吉思汗在六盘山逝世后,属下准备将他的灵柩运回蒙古故地安葬,但灵车路过鄂尔多斯草原时,车轮突然深陷地里,人架马拉也纹丝不动。这时,大家想起了成吉思汗生前的话,于是,就地将成吉思汗安葬在了鄂尔多斯草原上,并留下500户“达尔扈特”人守护。

奇忠义告诉记者,日本侵略中国时,为保护成吉思汗陵寝,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于199年把成吉思汗灵柩先后迁移到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1941年,侵占包头的日本侵略军进犯鄂尔多斯,抢掠并烧毁了当时作为鄂尔多斯地区蒙古宗教文化中心的王爱召王爷庙,大火烧了半个多月。1954年4月1日,新中国的中央政府将成吉思汗的灵柩移回鄂尔多斯,在伊金霍洛旗重新修建了陵园,并将散落在各地的成吉思汗遗物逐步集中到了成吉思汗陵。现在,成吉思汗陵还分别供放着成吉思汗的夫人、胞弟,以及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和其夫人的灵柩。

奇忠义老人铿锵有力地说:“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永远是蒙古民族的圣地。”

奇忠义不赞成寻找成吉思汗秘葬地

面对一些国家热衷于寻找成吉思汗秘葬地现象,奇忠义先生持反对态度,并认为没有必要寻找新的成吉思汗陵。

“不仅是成吉思汗,就是元朝的所有皇帝都是秘葬的。祖先们之所以采取秘葬措施,就是为了防止后人盗掘。作为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我不同意有人去寻找并挖掘成吉思汗的秘葬地,惊扰我们的祖先。”几年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职务上退休在家的奇忠义老人,在他位于呼市的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奇忠义老人说道:“我的祖先成吉思汗的秘葬地,对于世人来说一直是个谜,对于我们家族的人也不例外,但我们没有必要违背祖先的意愿去破解这个谜。”

奇忠义说:“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一直是世人公认的成吉思汗的陵地,几百年来,人们在这里进行公祭活动,国内外的蒙古人每年也都到这里来进行祭祀。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无疑是不可替代的成吉思汗祭祀地。”

“这里的成吉思汗陵不仅仅是保存成吉思汗及其家族遗物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英灵所在地。这里保存有吸收成吉思汗先祖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所以,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是祭奠先祖灵魂的权威陵地。”

古稀之年的奇忠义,虽然略显驼背,但精神矍铄,语言清晰,记忆力非常好,当他说到先祖成吉思汗时,更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今天座落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是从窝阔台汗于1世纪0年代为其父汗的灵榇建造的四白室演变而来的。为帮助窝阔台汗守灵并长期祭奠成吉思汗,当时,成吉思汗的几个亲密战友自告奋勇地提出让自己的子孙们代大汗守护成吉思汗陵,他们被窝阔台汗赐予达尔扈特意为“侍卫”称号。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祭奠成吉思汗的灵室也由最初的四白室四座白色的毡帐发展成为八白室八座白色的毡帐,对成吉思汗的祭祀仪式也已制度化和规范化。

奇忠义说,八白室起初立于蒙古汗国首都哈剌和林现蒙古国境内附近。明灭元后,蒙古王室退回到长城以北地区成立北元王朝,以长城为界雄踞。明朝成化年间,北元王朝一位叫满都赉的人对当时的王室统治不满,窃取八白室迁移到河套地区,既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乌兰淖尔一带。后来,成吉思汗十五代孙达延汗巴图孟克派三儿子巴尔斯博罗特收复河套,并封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万户济农相当于副汗统治现在的整个河套地区包括鄂尔多斯地区。巴尔斯博罗特秉承祖制重新树立起八白室供奉成吉思汗的遗物,并继续让达尔扈特人守护祭祀成吉思汗陵。这一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奇忠义就是巴尔斯博罗特的传人。

奇忠义指出:“作为成吉思汗的惟一守陵群体,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达尔扈特人守护并祭祀成吉思汗灵柩500多年而从未中断。鄂尔多斯的祭祀文化在蒙古族地区最为完整、最传统、最有代表性。这种现象任何地区都不可替代。所以,今天再去寻找成吉思汗的秘葬地,没有意义,没有必要。而且,祖祖辈辈为成吉思汗守陵的达尔扈特人在感情上也不能接受。”

奇忠义老人反复强调:“成吉思汗陵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更在他的子孙后代的心灵里。座落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数百年来已深入人心。”

蒙古秘葬真的很神奇。

最快更新,阅读请。

(快捷键 ←) 上一页:第77章:最后的抉择(3/3)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