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梦穿康熙换乾坤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百零五章 ——使清第一人(十二) (2/2)

第三百零五章 ——使清第一人(十二) (2/2)

文/弘毅知难
梦穿康熙换乾坤 | 本章字数:607.69万字 | | 梦穿康熙换乾坤txt下载 | 梦穿康熙换乾坤手机阅读
斋桑泊”附近重新汇合的。为了这个目的,巴伊科夫甚至故意拖慢了行程,在阿巴赖台吉的地方耽搁了许久,为的就是给足阿勃林与博格达皇帝交易的时间。【按照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总编辑部1966年翻译出版的《在华俄国外交使者》一书刊载的两份后来巴伊科夫使华条陈文本,这段时间他为何在蒙古阿勃莱台吉所在耽搁许久也是言语不详,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据此,弘毅做此安排,也算是别出新意了,其实历史的真相早就湮灭在过往不得而知了……】可眼瞅着严冬就要来临,阿勃林一行依旧了无音信。无奈之下,巴伊科夫只好告别了阿巴赖台吉,带着自己的队伍继续东行。

但这个可恶而狡猾的“不花刺人[4]”,我实在是不该如此轻信你的能力和忠诚!巴伊科夫越想越懊恼。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

[1] 1618年5月,以伊凡.佩特林为正使,安德烈.马多夫为副使,随员有皮亚图卡.基热洛夫等的俄国使团—考察队组成。尼古拉祭日(5月9日)从托木斯克动身,同年9月到达北京。佩特林的《见闻记》所说的远行路线和行程日期是:由托木斯克骑行十日(莫斯科文本为12日)到达吉尔吉斯地区;由此骑行六日到达阿巴坎河;由此骑行九日到达克姆齐克河;由此骑行三日到达一个大湖(即乌布苏湖);沿从东方注入该湖的特斯河走15天,到达该河上游,遇到了阿勒坦汗。以后他们便继续在蒙古地区旅行考察,经过了许多诸侯王公的领地兀鲁斯和个别称汗的汗国。在蒙古地区他们最后经过板升、腊宾两座城。板升即明代之归化。,今日之呼和浩特。腊宾城已难以考出今为何城了。只知下一站是正东的张家口,故腊宾城应在呼和浩特以东,张家口以西。从进入阿勒坦汗国起佩特林一行又走了四十多天,才进入明朝辖境。

[2] “阿巴赖寺”即新疆蒙古族地区著名的寺庙“额尔齐斯寺庙”。该寺庙于1644年开始施工到1657年建立。当时主持寺庙的却吉名叫达尔罕,所以有时把这个寺庙称“达尔罕却吉寺”。其实此寺庙是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之一阿巴赖台吉捐巨款建造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因此史册上俗称其为“阿巴赖寺”或者“额尔齐斯寺”。据史料记载其名叫“朋楚克却进林”,“他有两座大的佛寺,均用砖砌(外刷石灰)”,寺内设有许多学院,盛时有上千名喇嘛僧人。面积大概一万几千平方米,位于额尔齐斯河与贝什格河汇流之处。毁于1757年。目前,在此地哈萨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州修建了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城。

[3] 斋桑泊,一名斋桑湖,蒙古语“斋桑淖尔”。斋桑一词为蒙古语,意古代蒙古族官衔,现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盆地中央,阿尔泰山西麓,额尔齐斯河流经此湖。该湖曾为中国领土,1864年10月,中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俄国用外交欺诈曲解《中俄北京条约》有关内容和武力威胁,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南北44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走。苏联成立后将该湖地区划归哈萨克斯坦至今。

[4] 所谓“不花刺人”,是俄国人对当时住在中亚或东突厥斯坦的穆斯林移民的一种泛称。在十七世纪俄国,这些人属集镇自由民阶层。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三百零四章 ——使清第一人(十一)(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