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历史小说 » 梦穿康熙换乾坤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循循而善诱 (2/2)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循循而善诱 (2/2)

文/弘毅知难
梦穿康熙换乾坤 | 本章字数:607.69万字 | | 梦穿康熙换乾坤txt下载 | 梦穿康熙换乾坤手机阅读
曾经上疏,说罗刹人善于在江河之上乘船作战……”弘毅适时汇报一下学习心得,却充满期待打量着福临。

“对!就让呼玛尔章京沙尔虎达统本部兵马进剿!他的确是员战将,也熟悉罗刹匪兵排兵布阵的套路。只是要提醒他,让他多带着兵船、火枪火铳。”

“儿臣今日和赵布泰共同为简郡王福晋加祭。也听他说起过沙尔虎达的厉害所在呢!”继续提供信息哈!

“赵布泰……嗯,他曾和沙尔虎达多次搭档。于战场之上也是一员猛将!对呀,就让他自禁旅八旗之中提一彪人马北上,陆上就由他为主,河道上自然是沙尔虎达的囊中之物!”福临很善于捕捉那些“琐碎”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决定。

“皇阿玛。这下关外北地我们萨哈尔察部【后金对现今达斡尔部的称呼之一,满语译音意为“黑貂”】、索伦部【与鄂温克等泛称】、瑚尔哈部等各处旗民,终于可以报仇雪恨了!”弘毅眨巴着眼睛,再给出一个可以利用的信息。

“嗯,他们都是朕的子民,给大清交赋纳贡,自然是要为他们一雪深仇!”福临许下重愿。

“嗯。皇阿玛的君父大恩,各部旗民一定会鼎力协助我八旗铁骑的!”看到福临一时不明白“人民战争”的伟大功效,急忙引申一下。

“鼎力相助?他们只是箪食壶浆就可以了!”

“可即使是沙尔虎达,‘东北’广袤大地。他也难以辨别东西南北呀?土著却可以引为向导、鞍前马后……再者,大清正义之师、吊民伐罪,随行土著耳濡目染。自然知我八旗雄威,而后口口相传、齐声称颂,极北之地可保永世归顺!”

“哦?玄烨果真动了些脑筋!好吧,此事可交予沙尔虎达、赵布泰便宜从事。”福临终于松口。

“皇阿玛,儿臣还一事不明:如果隆冬时节罗刹人龟缩城中,我们又待如何?”

“呵呵,只要他们不是筑了你所说的星形要塞。阿玛自有办法!就用炮轰!自从上月木兰演武之后,朕已经下谕给兵部和兵仗局[1],令他们会同汤老玛法,尽速赶制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弘毅闻听“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真是喜从中来!

要知道历史中真正发生的抗击沙俄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战功卓著。该炮为铜质前膛炮,上有铭文:“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1676年),炮重1137千克(约合一千九百斤)【清初一斤≈596.8克】,属于中型重炮[2]了!炮身长2.48米,口径110毫米。筒形炮身,前细后粗,上面有五道箍,两侧有耳,尾部有球冠。炮口与底部正上方有‘星‘、‘斗‘供瞄准用。火门为长方形,每次发射装填1.5~2千克火药,炮弹重3~4千克(约合六斤不足七斤)。该炮用木制炮车装载,多用于攻守城寨和野战,在两次雅克萨攻城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顺治年间的“神威大将军炮”虽然不似后世康熙朝的威猛,却也“相当”厉害了。据后世有关专家判断,铁心铜体的“神威大将军”火炮,其品质已达世界最高水平。此炮以铜铸之,前细后粗,长2.83米,隆起四道,重1950公斤,用药2.5公斤、铁子5公斤,安装在四轮炮车上,具有身管长、弹药量大的优点,是攻摧坚城的利器。清顺治年间,出于镇压农民军和消灭南明小朝廷权的需要,火器生产的势头有增无减。清廷在北京设立了炮厂、火药厂,由兵仗局统一管理,由此导致了清代第二次火器生产的高潮。至于顺治年间的神威大将军比康熙年间还要粗重,估计是攻城拔寨为先的缘故,康熙年间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缓慢走上了“小型化、便捷化”的路子吧。

皇帝主动想到要用炮,说明这循循善诱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1] 兵仗局,清官署名。内务府所属三院之一。原名“鞍楼”,顺治十一年(1654)改名兵仗局,十八年(1661)改名武备院。掌官廷所用兵器、鞍辔、甲胄、被具等。有兼管事务大臣,无定员,卿二人,正三品。所属北鞍库掌皇帝所用鞍辔、伞盖、幄幕等。南鞍库掌官用鞍辔、皮张、雨缨、绦等,甲库掌盔甲、刀仗、旗纛、器械等。毡库掌弓箭、靴鞋、毡片等。

[2] 清代的大炮已经按重量分成了轻炮、重炮两种。从27斤到390斤称为轻炮,从560斤至7000斤称为重炮。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仇深似海(2/2)章节列表(快捷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