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看书网 » 玄幻小说 » 汉冠最新章节列表 » 第三章 献策与谋臣的无奈 (2/3)

第三章 献策与谋臣的无奈 (2/3)

文/雨落未敢愁
汉冠 | 本章字数:584.02万字 | | 汉冠txt下载 | 汉冠手机阅读
去,恐怕即便是没有那些有心之人,天下也会乱的。”  每一次朝代崩溃,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土地兼并,而是在于人地压力。  西晋的人口自然是大不如其他朝代的人地压力还不大,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到明朝末年那般无可救药。  但问题也是很严重了。  西晋现在的田亩制度是占田制。  占田课田制是规定人民可以占有土地的法定数量和最高限额,但朝廷没有任何措施保证人民占有足够数量的土地。  占田制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关系,地主和农民所有的土地仍然得以保留,不足规定限额的还可以依限占垦。  课田的意义,一是课税,二是课耕,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在占田数内,丁男课田五十亩,次丁男二十五亩,丁女二十亩。课田租额,每亩八升。  朝廷不管人民是否占足限额土地,一律按照上述标准征收田租。  只有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不课田者,交纳“义米”,每户三斛;更远者交五斗;极远者交“算钱”,每人二十八文。  占田、课田制的施行,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制颁布后,出现了太康年间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  太康元年西晋有户二百四十五万余,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余;到太康三年有户三百七十七万,增加一百三十多万户。  表明在占田制实行后,许多流民注籍占田,使国家户籍剧增。  而户籍剧增,便代表着国家的税收也增加了。  史称当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安居乐业,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牛马被野,余粮栖亩”,农村经济自汉末破坏之后,一度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占田制的精神,一方面是限制官僚士族过度占田,另一方面则企图使小农占有一定耕地,以保证国家赋税收入。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有限,对于官僚地主来说,可以通过品官占田荫客制,大量占有土地和依附人口,不足限额的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依限占足,超过限额的,在占田令中又没有规定任何惩处措施,官僚地主得以继续兼并土地,有利于士族地主经济的发展。  因此,“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的大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石崇王恺,以及各地大世家大门阀财力无限,权势滔天。  不过占田制对于官僚士族兼并土地、人口毕竟有一定限制作用,西晋土地兼并不如两汉和东晋南朝剧烈。  当然,这作用可以几乎忽略不计。  农民虽然名义上有权占有一小块土地,但事实上仍有许多“无业”或“业少之人”。  农民所受剥削也较前加重,西晋课田按丁征收田租,租额比曹魏时期增加一倍。  而且不论土地占足与否,都按法定课田数征收。  王生这些日子也很好的研究了占田制,发现其中有许多应该修改的地方。  同时,王生心中也知道。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豪族化为世家,如今已经有向门阀进化的趋势了。  历史上,西晋占田、课田令颁布后十年,就爆发了统治阶级内争的八王之乱,不久刘渊、石勒相继起兵,北部中国又陷入干戈扰攘的时代,包括占田、课田制在内的西晋典章制度均遭受严重破坏。  从历史的旁观者可以看到,所谓八王之乱,虽然是打乱了天下,但却是肥了世家。  世家完成最后的积累,一跃成为门阀。  若是从现在限制世家,或许有所成效。  “天下如此,朕要如何?”  这位皇帝比晋惠帝来说,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最起码,他没有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话来。  “占田制虽出,然而违制者却无惩罚,无惩罚,便没人会遵守,陛下或许应该制定惩戒措施。”  惩戒?  司马遹眼睛微微一亮,但很快就暗下去了。  做皇帝做了几个月,司马遹与之前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  若他为太子时,或许觉得王生这个建议好,但现在,他却不这般认为。  “若真要惩戒,涉及到的人太多了,不说各地豪绅世家,便是宗王,便是外戚,便是满朝官吏,都有这些问题,若要惩戒,朕岂不是要与全天下人作对?”  说着,皇帝深深的看了王生一眼。  “况且朕赐你如此多田宅,若要罚,恐怕第一个要罚的就是你广元侯了。”  王生轻轻一笑。  “臣下便是做那个给猴看的鸡,给陛下杀的。”  “此事不妥。”  司马遹轻轻摇头。  他现在想的是掌权,可不想得罪这么多人,况且,他已经得罪许多人了。  王生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有说话。  惩罚出来了,但不一定要罚啊!  反而,这可以成为皇帝对付心中大患的一妙招。  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  皇帝什么都没有失去,反而还得到了良田无数。  表面上看此事自然是与天下人作对了,但是操作好了,但那也是未必。  不过  皇帝心不在此,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那臣下鼓捣了些新玩意,或许可以让耕田的速度提高倍余。”  王生说的东西,当然就是曲辕犁了。  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  曲辕犁的优点也是很清楚的。  曲辕犁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  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
(快捷键 ←) 上一页:第二章 张宾回洛(2/3)章节列表下一页:第四章 诸王请辞(2/3)(快捷键 →)